现在的位置: 首页事件●关注, 学会动态>正文
[陈德昌教授]:中小学时代(12/21):爸爸的书柜
2022年11月13日 事件●关注, 学会动态 [陈德昌教授]:中小学时代(12/21):爸爸的书柜已关闭评论

2014-1-10  原稿

2019-6-17 修改

爸爸的书柜

爸爸有书柜,像杂货铺。中、英、法经典著作,都有着几本。他无不良嗜好,爱买书。月薪收入有限,要好几个月,才有可能抱回一本他喜欢的书,他小心翼翼地把新书插在书架上。每天晚饭后阅读一小时反复阅读一本书,英文版《世界史纲》,老版本,只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。多年来,始终保持着他的习惯 。

爸爸没有社交应酬,没有朋友来访。星期天,常见他捧着沉甸甸的精装版书本,轻轻地翻阅着。他喜欢搬动书,翻一翻,摸一摸。触摸书本,使他摆脱烦恼,心灵得到安抚。书的魅力在于作者,却没有引起爸爸深入阅读的欲望。他对《史记》和《资治通鉴》,吉本的名著《罗马帝国衰亡史》以及塞万提斯插图精美的《唐吉诃德》、托尔斯泰的《战争与和平》等书,珍惜近于冷漠。如果爸爸能够认真读好书柜里的两三本书,或能改变他的精神世界、他没有这样做然而,爸爸的书柜,他奇怪的嗜好,却给我提供了多种课外读物,并且养成我阅读的兴趣。

太平洋战争爆发,爸爸失业四年。我不满意爸爸不能保护一家人免受冻馁之苦。如果没有妈妈竭力支撑,我们的家要在上海大城市里生存下来,几乎不可能。众亲戚指责爸爸无能。世态炎凉,人情冷酷。爸爸用这几本大大小小的书,建筑起自己的避风港。在穷困潦倒之时,爸爸洁身自好,清贫而自重,无贪财之心,留给我们的是个干净的家。

爸爸的书柜先后遭受两次大清除。第一次,1964年我奉命调动工作。家从上海搬到北京,仓促成行,爸妈暂时住姐姐家,我住北京协和医院集体宿舍。很多书,按旧书被收购。第二次,1966年我从国外回来,文革开始,扫四旧。惶惶不可终日,把爸爸的中文书册,悉数按废纸论斤两,卖了。

有一部深蓝封面的精装本《少年百科全书》(1930年老版本),共十册,印刷精良。其中《世界历史》和《世界文学》,两册最厚,内容丰富,有著名油画的复印,是我最多阅读的一部启蒙教育的历史书,弥补在校学习的亏缺。

丰子恺(1898-1975)

丰子恺写他孩子阿宝的《画册》,蓝色硬面本。“阿宝两只脚,凳子四只脚”,“屋顶飞了”等几张漫画,是我的心爱。竟然从我的两只手,把几本书扔在废纸堆里,秤斤两卖掉。

夜深人寂,“百度百科”提供丰子恺漫画全集。我最喜爱的漫画,梦幻中展示在我眼前。阿宝是好孩子,她想到凳子有4只脚,应该有4只鞋。所以,她把自已脚上的2只鞋也脱下来,给凳子穿上。先生廖廖几笔,阿宝童心纯正,跃然纸上。翻阅漫画全集,怎从也没有找到“屋顶飞了”那幅。我闭目冥思,身居20层高楼的顶层,躺在床上,瞬间,满天的阳光倾泻直下。我家的屋顶也飞了。

已经是2014年的元月,天气晴朗,极目望去,高楼层迭。从安立路到四环路,车水马龙,开始城市繁忙的一天。太阳兴冲冲地爬上来,阳光洒满我的书房,这里摆着2只书柜。情不自禁,我想念着爸爸的书柜,那些大大小小的书本里,编织着我童年的梦,少年的梦,青年的梦。爸爸的书柜不复存在,他心爱的书很多流失。我在默默的追忆中,去寻找巳经逝去的岁月。

2022-8-28完稿   待续

抱歉!评论已关闭.

×
腾讯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