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-1-10 初稿
2022-9-5 完稿
我和法语有缘
1939年,日本军队侵犯上海闸北,全家迁居前法租界。我家搬进石库门楼房,和中法学校相隔2条街。就这样,我进中法学校学法语。我对汉语古文和法语似乎有先天性好感,(正像我对数学有着天生性厌恶)。我愿意接受双语教育。
人称“法语美”,讲究语法和逻辑,行文流畅,朗读自有抑扬顿挫。有语言美,就有文化美。欧洲贵族阶层喜欢在交际场合,用法语说话,以示高雅。这在托尔斯泰《战争与和平》一书中,屡见不鲜。法语结构严密。写文章禁忌语义歧义(equivoque),据说历史上曾有一段时期,国与国之间签订条约或协议,以法语为正本。
双语教育的目标
1. 法语语言能力(competence)
前上海中法学校,双语教育的目标在第一阶段,首先要培养中国学生的“法语语言能力”。为此,学校对语音、词汇、句法和语义知识等方面的教学法,制订了严格的程序。
中法学校的初级班,开始学法语。最初由中国老师执教。法语课本从初级班(一个班级)、中级班(五个班级)到高级班(两个班级),共分厚厚的3册。课本内容按学年顺序渐进,编写由浅入深,充分考虑到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。这3册法语课本陪伴着我整整8个年头。约摸在2009年,上海光明中学校长到北京来会见几位老校友,我把这3册法语课本捐赠母校留念。

要认真学《grammaire francaise》(法语语法)。学法语比学英语难。动词的时态变格共有多少模式,我己记不清了。单说过去时态,就分passe simple(简单过去时),passe compose(复合过去时),imparfait(未完全过去时),plus-que-parfait(愈过去时)。
再说将来时态,又分future simple(简单将来时),future proche(最近将来时),future anterieur(先将来时)。时态变格还有conditionnel(条件式),subjonctif(虚拟式),participe等。动词在不同的时态变格中,要注意人称,性别,复数或单数等相应的改变,搭配恰当。
动词不定式(infinitif)也有现在时和过去时之分。动词不定式因结尾不同,又分4组:er, ir, oir, re。同属ir结尾组,finir 和dormir的时态变格却各有不同书写法,等等等等。法语动词的时态变化,搞的这么复杂,不能像教中国语言那样简练些吗?不可能。法语是外来语,不是母语。为此,要学好法语的语法分析 (analyse grammaticale),并列入每天的“家庭作业”。第二天交卷。老师批改认真。如果语法分析错误太多,盛怒之下,老师把家庭作业本使劲一甩,飞出窗外去了。

法语多有作弄人之处,凡是动词时态变格以及形容词,都有阳性、阴性、单数、复数之分。书写成文有严格规则,但是,末尾字母相应的改变,口语中听不出来。在《法语语法》课本外,还有《Lectures et Dictees》(朗诵和听写)作为辅导课本,一概列入考试范围。
最难忘的是高中毕业考试。首场考“听写”,考的是学生的法语语言能力。听写错一个字,包括标点符号的错误,扣3分。满分是20分。听写不及格,就此出局,连参加毕业考试的资格都没有了。只见讲台上站着一位法国修士,Frere Victorin。课室后方站着副校长,Frere Ange。这两位修士吐字清楚,语速适中,发音宏亮。讲台上的那位,逐句念出。副校长跟着重复一遍。我记得文章的题目是“Le train”(“火车”),还记得文章第一句。首场考“听写”通过,我舒了一口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