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春天气里的生命之歌
人物与故事(二)
所谓“截肢之争”
2018-5-7
噬菌体临床应用失败,邱财康下肢感染进一步加重。肢体的局部感染(infection)已经引发全身性严重的感染机体反应(sepsis),对于一位全身烧伤病人,后果是严重的。临床医生要帮助病人安然度过这次危机是巨大的问题。史济湘深恐下肢感染将危及病人的生命,他直截了当地主张急诊截肢。他那黑色宽边镜片后面圆睁着的大眼珠子,平日里一贯暗紫色的嘴唇,稍嫌黝黑的脸,头部略向右侧倾斜15度。他颜面的语言加强着他措辞的分量。他决非没有理由。然而,截肢要冒很大的风险。面对治疗上的棘手问题,不同意见的争论是自然的,为寻找最佳治疗方案,这样做也是必要的。
图 史济湘副主任
但是,他的主张遭到外科某些激进分子严厉的责难和抨击。史主任想要加害于邱财康吗?不可能。他不是这种人。今天来看这场所谓的“截肢之争”似乎不可理解。回想往事,不能脱离当年的历史环境。屡次政治运动使人们习惯于运用“阶级斗争是非观”来观察周围发生的事物,很自信地认他们在坚持真理。“截肢之争”不是孤立的事件。这是一种社会思潮的反映。
1959年,上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“春满人间”,虽说情节虚构,显然以抢救救邱财康事件为蓝本。剧作者置历史的真实性于不顾,把事实和因果颠倒过来。实际上,“截肢之争”发生在噬菌体临床应用失败之后。电影告诉观众们,由于解放思想,局部应用噬菌体控制感染,才能保护病人的下肢,免遭“截肢之苦”。把虚拟的外科主任放在“反面教员”的对立面上。“春满人间”曾经是上影制片厂向国庆10周年的一份献礼,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不容忽视。
董方中
图 董方中教授
医学讲究实事就是。烧伤医疗小组医生都在思考,他们间或发表点意见。各人随便就坐。这不像是一次正式会议,更像是“沙龙”。医学院党委书记关子展没有出席。董教授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心态,眼睑轻轻低垂着,眉毛却高高耸起。他没有睡着,正在静静地聆听大家的交谈,也时不时地插话。他和组内资深教授们相识已久。他切实感受到挽救邱财康的生命是医疗小组医生们的共同愿望,包恬史济湘在内。董教授认为对临床疑难问题,把不同的意见纳入学术探讨,可以集思广益。他提出可以暂缓截肢,但要想方设法使各部位创面得到充分的暴露,避免长时间受压。这将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新的难题。董教授的几句话,切中肯綮,终于各方取得共识。作为医疗组的组长,董教授展示着一位学者的儒将风度。
(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