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及翻译:杜斌 (北京协和医院)
|
|
|
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
The Berlin Definition |
|
|
|
|
|
1967年以来,曾先后提出多种ARDS诊断标准,造成了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的困难。直至1994年,欧美共识会议(AECC)发表了有关ALI/ARDS的定义与诊断标准,将ALI/ARDS定义为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综合征,其病理生理特点为非心源性肺水肿、低氧血症和弥漫性肺实质实变。ALI是这一临床综合征的早期阶段,低氧血症程度较轻,而ARDS则是ALI较为严重的阶段(表1)。 |
|
表1 1992年欧美共识会议有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和急性肺损伤(ALI)的诊断标准 |
|
|
急性肺损伤(ALI) |
病程 |
急性发病 |
氧合 |
PaO2/FiO2 ≤ 300 mmHg(无论PEEP大小) |
胸片 |
正位胸片显示双肺侵润影 |
肺动脉嵌压 |
≤18 mmHg,或没有左房压升高的临床表现 |
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 |
除氧合指标外,其余标准同ALI |
氧合 |
PaO2/FiO2 ≤ 200 mmHg (无论PEEP大小) |
PEEP:呼气末正压 |
|
|
|
|
|
AECC的定义与诊断标准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与研究以后,极大促进了ALI/ARDS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,加深了人们对于这一临床综合征的认识,从而改进了ARDS的治疗。但是,多年来的研究也显示出AECC的诊断标准存在着很多问题(表2)。因此,经过了为时一年半的讨论,由欧洲危重病医学会(ESICM)与美国胸科学会(ATS)组成的委员会于2012年发表了ARDS的柏林定义(表3)。根据柏林定义,ARDS是一种急性弥漫性肺部炎症,可导致肺血管通透性升高,肺重量增加,参与通气的肺组织减少。其临床特征为低氧血症,双肺透光度降低,肺内分流和生理死腔增加,肺顺应性降低。ARDS急性期的病理学特征包括弥漫性肺泡损伤(即水肿,炎症,透明膜或出血)。 |
|
表2 AECC定义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柏林定义的解决方案 |
|
|
|
AECC定义 |
AECC局限性 |
柏林定义的解决方案 |
时机 |
急性起病 |
没有针对急性的定义 |
说明了急性起病的时间窗 |
ALI |
所有患者PaO2/FiO2 ≤ 300 mmHg |
PaO2/FiO2 201-300的患者可以导致ALI/ARDS 分类错误 |
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ARDS分为互不包含的3个亚组
取消了ALI的概念 |
氧合 |
PaO2/FiO2 ≤ 300 mmHg (无论PEEP) |
不同的PEEP和(或)FiO2对PaO2/FiO2 比值的影响不一致 |
各个亚组中加入了有关最小PEEP的内容
在重度ARDS组,FiO2的作用不甚重要 |
胸片 |
前后位胸片显示双侧浸润影 |
不同医生对胸片的解读一致性很差 |
明确了胸片的标准 建立了胸片的临床实例 |
PAWP |
PAWP ≤ 18 mmHg,或没有左房压升高的临床证据 |
PAWP高与ARDS可以并存
不同医生对于PAWP及左房压升高的评估一致性很差 |
取消了PAWP的要求
静水压升高的肺水肿不是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
建立了临床实例以帮助排除静水压升高的肺水肿 |
危险因素 |
无 |
定义中并未涉及 |
纳入诊断标准
当未能确定危险因素时,需要客观排除静水压升高的肺水肿 |
AECC,欧美共识会议; ALI,急性肺损伤; ARDS,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; PAWP,肺动脉嵌压; PEEP,呼气末正压 |
|
|
|
表3 ARDS的柏林定义与诊断标准 |
|
|
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|
发病时机 |
在已知诱因后,或新出现或原有呼吸系统症状加重后一周内发病 |
胸部影像学a |
双肺透光度减低,且不能完全用胸腔积液、肺叶不张或结节解释 |
肺水肿来源 |
无法用心功能衰竭或液体负荷过多解释的呼吸衰竭
如果没有危险因素,则需要客观评估(如心脏超声检查)排除静水压升高的肺水肿 |
低氧血症b |
轻度:PEEP/CPAP ≥ 5 cmH2O 时 200 mmHg < PaO2/FiO2 ≤ 300 mmHgc
中度:PEEP/CPAP ≥ 5 cmH2O 时 100 mmHg < PaO2/FiO2 ≤ 200 mmHg
重度:PEEP/CPAP ≥ 5 cmH2O 时 PaO2/FiO2 ≤ 100 mmHg |
CPAP,持续气道正压; PEEP,呼气末正压
a. 胸片或CT扫描
b. 如果海拔超过1000m,应根据如下公式进行校正:[PaO2/FiO2 x (大气压/760)]
c. 轻度ARDS患者可能接受无创通气 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