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位置: 首页临床话题, 基本知识>正文
[临床基本知识] 钠钾异常(二):血钾异常
2012年08月24日 临床话题, 基本知识 评论数 172
钠钾异常(二)
整理及讲解:杜斌

基础疾病往往可以导致水电解质紊乱,此时寻找病因与纠正异常同样重要。很多临床表现并非某种电解质紊乱所特有,而是由多种异常共同引起。临床治疗的紧迫性取决于临床表现而非电解质的绝对水平。所有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在治疗过程中均需要频繁进行评估

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断与处理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之一。本文仅对血钠和血钾的异常进行介绍

  • 钠钾异常(一)--血钠异常

通过血渗透压水平,你已确诊患者为低渗性低钠血症,这时,你将通过怎样的鉴别诊断来决定下一步的处理方式呢?

  • 钠钾异常(二)--血钾异常

对低钾血症患者进行补钾,你会遵循怎样的原则呢?特别是当遇到严重低钾血症的患者时,临床效果理想吗?

(CSCCM原创,转载请注明)
二.血钾异常
  • 钾是细胞内的主要离子,是维持跨膜电位所必需的离子。全身钾含量中约有2%存在于细胞外液中
• 钾离子变化主要影响心血管系统、神经肌肉系统和胃肠道系统
    1. 低钾血症
• 低钾血症(K < 3.5 mmol/L)由肾脏或肾外丢失、细胞外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及钾摄入减少引起(见表9)
• 低钾血症威胁生命的临床表现涉及心脏和神经肌肉系统,包括心律失常(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、传导延缓、窦性心动过缓),心电图异常(U波心电图、QT 间期延长、T波低平或倒置),肌无力或肌麻痹,感觉异常,肠梗阻,腹部绞痛和恶心呕吐等
• 低钾血症的处理包括 去除引起低钾的潜在原因 和 补钾
» 如有可能,应停用引起低钾的药物,纠正低镁血症及其它电解质紊乱,纠正碱中毒
» 由于钾是一种细胞内离子,所以不能根据血钾浓度估计患者的缺钾量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因此,补钾过程中必须定时检查血钾浓度以调整补钾剂量
医学生课本中有关低钾血症时补钾的原则并不正确
临床经验告诉我们,如果按照上述原则进行补钾,对于严重低钾血症的患者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。需要说明的是,仅仅由于顾虑患者死于高钾血症的危险,而延误严重低钾血症患者的治疗是错误的
应当根据患者低钾血症的严重程度决定补钾的途径与速度。
如果血钾2.5 – 3.5 mmol/L且无任何临床症状,可首选肠道内补钾20 – 40 mmol,每4 – 6小时一次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血钾< 2.5 mmol/L时(应用地高辛患者血钾< 3 mmol/L时),如患者没有致命性临床表现,可选择肠道内补钾20 – 40 mmol(10%枸橼酸钾溶液10 ml相当于3 mmol),每2 – 4小时一次,或静脉补钾10 mmol/hr(相当于15%KCl 5 ml)。此时通常将10 – 20 mmol的钾制剂加入100 ml液中,输注时间不少于30 – 60分钟(即补钾速度< 20 mmol/hr)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对于合并致命性临床表现的严重低钾血症(严重心律失常或K < 1.5 mmol/L)患者,补钾速度可增加到40 mmol/hr,最高报道为100 mmol/hr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快速补充高浓度钾时,应当警惕心室内一过性高钾血症的可能,有作者建议此时可通过多个外周静脉通路补钾
如患者有酸中毒,则纠正pH值前须首先补钾。因为随着pH值增高,细胞外的钾离子逐渐向细胞内转移
    2. 高钾血症
危重病患者的 高钾血症(K > 5.5 mmol/L) 最常由 肾功能不全 引起。其它原因见表10
白细胞计数> 100,000/mm3或血小板> 600,000/mm3可引起假性高钾血症。静脉切开术后继发溶血可引起高钾血症,也需考虑。
    • 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与心脏和肌肉有关
        » 包括心律失常,心脏传导阻滞,心动过缓,传导和收缩减少,心电图异常(高尖T波,PR间期延长,QRS波变宽,P波减小,正弦波),肌无力,麻痹及感觉异常
    • 高钾血症的处理包括识别和治疗基础疾病,停用引起高钾血症的药物,限制钾的摄入,纠正酸血症和电解质异常
       » 血钾浓度> 6 mmol/L都应进行处理,但是治疗的急迫性取决于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
       » 表11为高钾血症的处理措施。在评估和处理过程中应进行血钾浓度监测,连续心脏监测和连续心电图描记
(CSCCM原创,转载请注明)

抱歉!评论已关闭.

×
腾讯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