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位置: 首页事件●关注, 学会动态>正文
[陈德昌教授]: 1971年西藏阿里的故事(10/15): 打断精神桎梏,开垦耕种
2021年04月16日 事件●关注, 学会动态 暂无评论

在日土县,总能有意外的发现。好几个世纪以来,西藏神权至上,耕地种青稞要触怒山神。就这么一道紧箍咒和套在藏民头上的那个该死的箍,社会发展停滞千年。荒唐的是解放前,西藏地方政府从印度进口粮食,专供地方政府各级官员和寺院神职人员享用。今天,时代改变了。在驻藏的汉族干部帮助下,昔日的奴隶,为了生存,他们组织农耕生产大队,150多人,开垦了150亩地种青稞,有3000多头羊,100多匹马。与措勤和狮泉河相比,这里的气候和土地状况要好些,但是耕地播种很辛苦。老队长50多岁了,还在田野上,山沟里东奔西跑。

耕耘有收获,唤醒了希望。从现代城市人的眼里看来,马拉犁的耕种方法太原始了。然而,从游牧转向农耕是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。我生活在阿里,见证着他们走出了第一步,我能理解这一步将给阿里带来深刻的改变。此番心理体验无疑是复杂的。我希望藏族老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。这样的感觉是我在进藏之初所没有的。

过了春节,医疗小分队在日土县的任务告一段落,将向噶尔县转移。县委召开座谈会,向医疗队赠送了锦旗。老乡们知道我们要走,纷纷赶着路过来。那位藏族妇女,当初分娩大出血,医疗队帮助母亲和婴孩都活了下来。产后婴儿发高烧,抽筋,母亲惊慌大哭。大家忙了一阵子,婴儿脱离危险。这天,母亲抱着孩子赶来。孩子长得胖乎乎的。她应该高兴,却大哭起来,一直送我们到土围子大门外。我们登上卡车,马达开始发动,有几位妇女情不自禁,哭了。眼泪有传染性。不会流泪的男人不是男人。卡车开出去一段路,回头看,透过飞扬起来的尘土,老乡们还在挥手。别了,日土县。别了,藏族老乡们。

本文照片系作者提供

给我留言

您必须 [ 登录 ] 才能发表留言!

×
腾讯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