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位置: 首页事件●关注, 学会动态>正文
[陈德昌教授]:早春天气里的生命之歌—序曲(一)一个巨变的时代
2018年05月21日 事件●关注, 学会动态 暂无评论

早春天气里的生命之歌

序曲(一)

一个巨变的时代

1958年“大跃进”像飓风,席卷中国大陆。“多、快、好、省,建设社会主义”的口号激动人心。钢铁多了,粮食多了,社会就会有大的发展,国家安全就能得到保障。钢铁年产量五年超过英国,十年赶上美国。土法炼钢,“土高炉”遍地开花。农业“亩产万斤”,“人有多大胆,地有多大产”,看起来简直疯了。

大跃进是在国内和国际矛盾日益尖锐化的形势下爆发的。国内反右运动刚结束。那是昏乱晦暗的岁月。“大鸣大放”,“言者无罪”,结果出乎意外,“引蛇出洞”,大批“右派分子”原形毕露。把这类“敌我矛盾”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。干部下放五七干校劳动。大学停办。“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”。“外行领导内行”。“拔学术权威大白旗”。峰回路转,1958年大跃进似乎开创一个巨变的时代。我们曾经一无所有。我们将无所不有。我们将能做到原来做不到的事情。那年我26岁,血自然要沸腾起来。

烈火中的炼钢工人

我要讲的故事就在大跃进发动之初。要超额完成钢铁年产量的计划,炼钢厂责无旁贷。上海第三钢铁厂(简称:上钢三厂)是钢铁工业战线上的一支主力部队。1958年5月26日的夜里,上钢三厂某高炉车间,那只盛满溶化了的“钢水”的挂斗突然倾斜。灼热的钢水,像火山口喷出来的岩浆那样,对着车间倒灌下来。无情地追赶着那些毫无思想准备的值班炼钢工人。但见一片火光和烟雾。其中有两名工人,全身严重烧伤,由救护车紧急转运上海广慈医院(今瑞金医院),担架直接进入外科大楼的手术室。他们是邱财康和刘四小。宿舍里的外科住院医生全体出动。

天哪,大火可以把人烧成这般模样。一股烧焦的烟火气味,冲击着我的神经。第一步是分别计算烧伤总面积和III度烧伤的面积。刘四小的烧伤深度比邱财康更为严重。手术室里站满了外科住院医生,谁也没有见识过这等严重烧伤。他们能活下来吗?现场没有总指挥。大家做得很认真。我永远记住曾经和这样一群年轻人在一起,在那火热的1958年。

按照老的传统方法,用厚层敷料把全身包扎起来。我管理的病区恰好有两张空床。我把他们两人安排在同一个较为宽敞的单间内。作为住院医生,从那天起,我再也没有离开邱财康和刘四小。医疗工作将考验着我们做医生的每一个人。伤员对死亡的抗争,人间的悲剧与喜剧从这里开始。

(待续)

给我留言

您必须 [ 登录 ] 才能发表留言!

×
腾讯微博